——生涯与心理科组青年教师汇报课优秀课例亮点纷呈
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指导融合育人理念,展示青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与创新实践成果,在教学处的组织下,我校生涯与心理科组蔡保贞老师于 2025 年10月29日下午执教了一节课题为《能量盾牌的铸造艺术——在裂痕中看见光芒》的校级优秀青年教师展示课。本节课以 “心理韧性可视化” 为核心,采用 “认知建构 — 情感体验 — 行为训练” 三维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构建内在心理资源、提升逆境应对能力。生涯与心理学科全体教师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教师参与观摩。

精设计:三维模式破题,心理韧性具象化
蔡保贞老师以 “风雨人生路” 沉浸式导入,结合影视片段与听觉联想引发情感共鸣。通过 “鸡蛋 — 纸团 — 弹力球” 对比实验,将抽象的 “心理韧性” 拆解为 “复原力、抗逆力、成长力” 三大核心要素,清晰呈现 “心理盾牌” 构成维度,为学生搭建认知理解路径。

重参与:多元活动赋能,自我探索促成长
课堂秉持以生为本原则,设置多轮互动实践。“OH 卡团体工作坊” 环节中,学生围绕 “I am(我是谁)”“I have(我拥有的资源)”“I can(我能做到的行动)” 开展自我探索与小组协作;尾声时,学生手持自制 “盾牌学案” 进行 “风雨宣言”,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音乐中完成自我赋能,实现 “体验 — 思考 — 行动” 的学习闭环。

细点评:前辈经验赋能,优化方向更明晰
课后,学生处陈坚主任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经验精准点评,高度认可课程 “理念前沿、设计扎实、互动有效”。她肯定课程将心理学理论与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结合的亮点,赞扬课堂安全的表达氛围与突出的学生主体性;同时建议优化时间分配,适当延长 OH 卡解读与小组分享时长,深化学生对 “3I 理论” 应用场景的理解。

凝共识:锚定育人目标,融合路径再深化
本次公开课展现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创新,提供了优质的心理与生涯指导实践课例。未来,学校将在教学处统筹下,持续推动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通过跨学科教研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助力学生培养 “面对逆境有韧性、规划未来有方向” 的核心素养,为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