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科组青年教师彭美林校级公开课研讨活动
2025年10月15日下午,在教学处的组织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科组成功举办校级公开课教研活动。
本次公开课由青年教师彭美林执教,课题为《选题——让问题“成长”为课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及综合实践科组全体教师参与观摩。
活动伊始,综合实践科组长陈妍荻老师主持开场。彭美林老师引导数理高一16班学生,系统呈现了一节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选题指导课。课堂围绕“找问题—定课题—选题原则—课题表述”展开,彭老师运用“拆词法”帮助学生将日常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并重点讲解了选题应遵循的科学性、创新性、社会性和可行性四大原则。整节课节奏流畅、讲练结合,充分展现了彭老师作为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扎实基本功与迅速成长。
彭美林老师授课
课后研讨环节,深圳中学综合实践专家李曦老师对本次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深入指导。她特别肯定了彭美林老师作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指出相较于培训期间的公开课,本次课堂在逻辑框架、内容深度与师生互动上均有显著提升。李老师着重强调了“唤醒学生问题意识”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她点评道,彭老师的课堂通过理科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正是激活学生内在探究欲的有效路径。此外,课堂中增加的互动环节也很好地体现了课程的“实践”属性,让学生从理论认知走向了初步的实践体验。
在提出建设性意见时,李老师强调“问题意识的培养应延伸到课堂之外”。她建议,本节课的结尾可以顺势布置一项课后任务,如“请同学们在课后留意并记录一个你最想研究的生活问题”,以此推动学生将课堂所学的“选题”思维渗透到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实现学习的持续性和迁移性。
深圳中学综合实践专家李曦老师点评
高二年级主任、学生事务中心主任和教师发展部主任曾劲松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曾主任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公开课的教研价值,他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体系内容广泛,研究性学习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6个学分的高权重,对学生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曾主任表示,本次公开课为理科组教师提供了绝佳的观摩视角,彭老师对理科案例的娴熟运用,是跨学科教学的一次优秀示范。他鼓励各科组今后继续积极开展此类校级公开课,为教师们搭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研讨”的宝贵平台,共同推动我校教学教研水平迈向新台阶。
曾劲松主任作总结发言
活动最后,陈妍荻老师宣布公开课圆满结束。本次研讨不仅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课堂风采,也为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课程质量、强化教师教研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合照
撰稿人:陈妍荻
2025年10月16日